“互学互访 共促发展”第七站——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8月29日下午,深圳市创业服务协会 “互学互访 共促发展”第七站——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活动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协会执行会长、丹桂顺发展(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成林带队,副会长、国大高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少炎,理事、惠州市喜乐居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总裁周庆国,理事、深圳中恒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克辉,会员、深圳市津道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连磊,会员、深圳市微创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雄,会员、深圳市衡通伟业科技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凡,会员、海涵律师事务所外联经理钟佳颖,深圳绿洲零农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观志,深圳市了凡农品供应链有限公司CEO刘元鸿,深圳市赛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赛马资本)董事梁伶俐,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综管经理张宏、农业板块总监赵建等一行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合照1.JPG

全体合影

基因组研究所党委书记骆建忠、产发处行政主管王红梅、研究所科学家阮珏热情接待了“互学互访”第七期参访企业一行。

骆建忠.JPG

骆建忠书记致欢迎辞

王成林.JPG

王成林执行会长讲话

首先,骆建忠书记对来访企业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本次活动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希望可以与来访企业深入沟通与合作。执行会长王成林表示,非常感谢研究所提供这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可以让协会会员及产业链企业可以深入了解农业科技、食品科技、农业投资等领域的前沿信息。

王红梅介绍农科院.JPG

王红梅主管作介绍

活动进入第一项议程,由研究所产发处行政主管王红梅详细介绍研究所建设现状、研究成果和发展规划,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是农业农村部和中国农科院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整合整个农科院农业基因组学研究资源和科研组学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所。在短短四年的发展过程中,基因组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面向、两个一流”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韩长赋部长“五所”定位,提出深圳“六位一体”区域创新布局,着力打造“一核三方八中心八平台”科技创新布局,引领我国农业基因组学从跟跑到领跑。王主管从基因组所五大定位:“人才所”“前沿所”“平台所”“基础所”“深圳所”五个方面详细展开介绍。

基因组所在“前沿所”定位上,积极抢占农业基因组国际前沿地位。在蔬菜、水稻等重要农业物种方面的基因组学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发表SCI论文150余篇,超前部署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生物领域颠覆性技术研究,专门成立合成生物学中心。  

在“基础所”定位上,着力以基础研究带动产业发展。研究所坚持“根上研究、高位嫁接”,以基础研究成果支撑种业发展,审定国审品种2个、省审品种7个,美味番茄新品种“深爱”系列已进入植物新品种测试阶段,成果推广面积达数百万亩,创造产值千万元。着力推动产业化,先后成立中农京跃、中农常乐、中农海稻等企业实体,水稻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春6S以1000万元转让扶持深圳种子公司,创我院记录。

在“平台所”定位上,建设农业基因组大数据分析中心。研究所建设了贯穿“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挖掘—设计育种”的研究平台,平台测序通量和计算能力均为全国农口单位最大。依托研究平台积极为全国60多家农业科研单位提供基因组学服务,积累数据量超过2PB。牵头成立“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建设了 “农业部农业基因数据分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基因组学科技创新中心”“深圳市农业基因组表型分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基因组所-先正达联合实验室”等合作平台载体。

在“人才所”定位上,着力打造国际化的科研创新团队。开创主动精准引才、柔性引进和国际引才新方式,引进“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20多位,聘请美国科学院院士等11位国际顶尖专家为兼职教授和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基因组所现有300余人,平均年龄30岁,获得各级人才称号200人次。

在“深圳所”定位上,积极融入地方支撑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与深圳市对口扶贫前方指挥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新疆喀什开展盐碱稻试种科技扶贫工作,建成耐盐碱水稻示范基地3个,央视《新闻联播》报道3个耐盐碱稻新品种试种取得成功。与深圳市仙湖植物园、农产品集团和平安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以国家队力量带动地方农业研究、生物产业发展的跨越。建成深圳首条儿童友好型自然研习径,被评为生态文明宣教体验中心、大鹏新区“校教育基地”,累计向2万余人科普农业基因组学知识。

未来,研究所通过5-10年建设,将朝着建设世界一流院所、建成国家农科特区、发展深圳生物产业、服务湾区美好生活四大目标前行。听完介绍在座企业都为基因研究所的研究成果和平台规模发展赞叹不已。

参观1.JPG

活动进入第二项议程,由研究所工作人员带领企业参观研究科室,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研究所旗下各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和转化情况,企业还参观了研究所测序和超性能计算平台,该平台目前已经服务国内100家科研单位,测序高达120个物种,目前平台满负荷运转。

参观2.JPG

紧接着,企业家们乘坐大巴来到基因组所智慧农场及昆虫博物馆观摩交流,参观企业与工作人员热情交流相关农业种植和产业问题,参观环节给企业家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企业座谈.JPG

参观完毕后,活动进入第三项议程:座谈会环节,王成林执行会长首先发言提问:研究所现在人才济济是靠什么吸引那么多的研究人才来到这里?骆建忠书记回答道:一是深圳这个创新之城的魅力和前沿优势,二是政府对于基础研究、科技研发给予了大力的资金支持和配套等,三是研究所高速的发展,未来研究所还要大力招揽相关人才进来。

刘少炎提问.JPG

国大高新研究院刘院长发言

国大高新研究院刘院长发言:国大高新研究院主要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室的成果转化到企业,希望在农业领导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基因组所开展合作。英维克赵总发言:英维克在农业领域微环境控制技术方面有非常多的案例积累和研发实力,他提到民营企业在农业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时间研究怎么样能够得到国家相关政策资金的支持。

王成林执行会长还就人才引进和产生的科研成果和分配机制提问。骆建忠书记就企业家关心的上述问题做了一一回答:一、他非常欢迎跟相关机构紧密合作对研究所的科研成果顺利的转化到企业为民造福,尤其是食品安全领域的成果。二、科研型企业可以和研究所合作,就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可以联合向相关部门申请课题或者政策支持。三、研究所引进人才方式非常灵活同时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也非常灵活,欢迎各方紧密合作。

博士.JPG

研究所科学家阮珏博士

最后,研究所科学家阮珏博士还就基因测序技术做了分享,他表示目前他们团队研究的三代测序应用技术属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相关应用算法是开源的,在座企业为研究团队的努力鼓起来掌声。

活动临近结束,王成林执行会长总结表示:本期参观、学习、交流活动非常成功,在座企业很多都是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会后可以深入沟通合作事宜。“互学互访 共促发展”将持续组织相关企业到访不同阶段、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企业/机构学习交流、促进企业发展。


深圳市创业服务协会   2019-9-2 16: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