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在福田文化馆·音乐主题馆,由深圳市福田区宣传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福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承办,福田区作家协会协办的第一届“文学福田”点灯工程之一场创意课堂成功举办。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创研部主任谢石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文联原专职副主席顾焕金,一级作家、深圳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作协副主席于爱成,一级作家、深圳市作协秘书长赵婧等专家、媒体代表及部分特邀作者参加了此次活动。
据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院长秦锦屏介绍,文学院成立后,为了培养人才,不仅从外部签约作家,也力求从本土培养作家。“文学福田”点灯工程项目拟作为文学院每年的常设项目,具体模式为:1+1+1,即:1组出版+1场创意课堂+1场原创·悦读。一组出版中含五本书,即:一本散文集,一本诗歌集,一本小说集,一本评论集,一本戏剧集。从目前福田文学以小说、诗歌、散文为主的最雄厚的环节,和以评论、戏剧为主的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以强带弱,以弱促强,在政府专项资助扶持下,全面发力,推新育人。本次举办的一场创意课堂,针对一组出版中的五本书举行圆桌会议,邀请国家、省市级专家进行点评、讲解,以此推动文学院不断出精品,出力作,出成果,打造福田文学高地。
作品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收入点灯工程中部分作家作品进行了精彩点评,有肯定,有鼓励,也对一些作品存在的逻辑性不强、真实性不够和内容单薄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于爱成精心研读了五位作家作品。他说,凌春杰的小说《跳舞的时装》华丽、流畅、自然,抒情性强,写出来人情人性的无奈和善良,也写出来一种拯救的力量;甘应鑫的小说《狼叫》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行文简练,思想深刻;杨勤良的小说《五爹亭》文字圆熟、深情,用第一人称讲述,克制而绝不越位,叙事能力成熟;梁卫平《现实的回归与心灵祈愿—评魏先和诗作》作者跟诗人诗作共情共鸣,用同理心来揣摩、想象、理解,形成一种与诗人之间的对话和相遇;张旭《叩响城市灵魂的密匙》文字凝练,语言优美,小事件小感触折射出现代社会城市生活的大格局、大气候。
赵婧用诗人的细腻和敏锐展开了评论:张伟彬的《咏荷组诗》文字洗练,意向丰满,不无病呻吟,在风轻云淡中描摹出对生命的独特感悟;魏先和的《故乡组诗》简洁深刻,作者深处城市腹地,乡土情怀依然浓郁与温暖;王晓晨的诗歌《传承》有一定的诗意,主题明确;周玫的散文《日落天坛》作者做足了功夫,努力把自己的思想、发现贯穿到文字里;梅淑兰《台北的味道如何,问问天空吧》题材抓得好。
王松禄用学者的严谨对作家作品作了认真梳理。他指出,詹雪莲的诗《时光喂饱的马尾辫》选材温暖,修辞手法多样,意象丰富,空灵如梦幻;美丽年华的诗《雪》老练成熟,富有气质,让人眼前一亮;罗立国的《爹和娘》以情动人,以真感人,不故弄玄虚,也不追求奢华;邬兰辉的散文《狮城掠影》用游记的形式写出了历史沧桑与家族情感;沈燕的散文《一路风景一路诗》极具真情实感,语言流畅,很有感染力。
王军用文化学者的眼光直抵作品内核。他说,作家创作时,通过百度、知乎等各种搜索引擎查资料虽然方便快捷,但素材往往不不够鲜活,作家只有多看书,才有可能接触到第一手素材。邬玉婷的散文从《从徐田到福田》构思巧妙;练立平的散文《儿时的工匠》语言精巧,结构紧凑;李于兰《岸上的少年》意境很好;李瑄《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旁征博引,文章品质极高。
汪仕林作为资深媒体人,点评极细密。他说,李玉的散文《墙角的父亲》可圈可点,细节生动,在平淡中写出了人性;谭妙蓉的散文《父亲的青海》文笔细腻,颇具文采;甘利红的散文《奶奶家的大柜》描写细致;柏华的散文《和孩子共同成长》小篇幅写出了大内容。
作家代表谭妙蓉说,文章《父亲的青海》被选入“文学福田”点灯工程,让她惊喜而激动,很感谢福田区委宣传部和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为作家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等书出来以后,她会将书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尊敬的父亲。
省作协谢石南表示,今天这场活动让他有三个“想不到”:想不到莲花山文学院请来的老师有这么高的专业水平;想不到福田作家有这么高的创作水平;想不到福田区这么重视福田文学。有这么好的老师去点评,有这么高明的作家在创作,有这么好的领导关心文学,福田文学肯定会不断地发展,福田文学、深圳文学、广东文学就一定会走在全国前列。
顾焕金在活动最后作了综合点评。他说,“文学福田”点灯工程与广东省作家协会的“红色文学轻骑兵”品牌活动一脉相承,在福田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上,我们看到了福田文学的希望。“点灯工程”点亮了作家的激情,照亮了作家追求的道路和方向,点燃了文学院成立后推人、育人的一把大火。期盼福田区莲花山文学院将此项目做强做大,做成品牌,为文学院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进一步繁荣福田的文学事业,能够为“红色文学轻骑兵”活动增光添彩。
据了解,本项目将在12月底举办新书发布会。届时将在发布会上举行一场“原创·悦读”,邀请深圳市朗诵艺术家,朗诵五本书中部分优秀作品,跨界融合,用多种艺术形式,点亮文学的薪火,孕育文学新气象,引领更多的文学爱好者砥砺前行。